Jianpu record study notes

全球变暖背景下降水变率的变化

全球变暖下,观测显示,降水量、强度、频率和类型正在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与全球海洋变暖引起的大气中水汽增加有关,尤其是在低纬度地区。

降水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 降雨、
  • 降雪
  • 从云中降落的其他形式的冻结的或者液态的水的总称

  • 降水是间歇性的,发生时的特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温度和天气条件

后者决定了通过风和表明蒸发供应的水汽以及它如何聚集在一起,如云。

  • 随着水汽的凝结,就形成降水。这种凝结通常发生在空气上升而引起的空气膨胀并使气温下降时;
  • 向上的运动产生于空气爬越山脉、暖气团在冷气团上方(暖锋)、冷气团在暖气团下方推动(冷锋)、地表局部加热形成的对流、其他的天气和云系。

以上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改变降水

如果地表有充足的水汽(因为水汽总是存在于海洋及其它潮湿表面的上空),那么因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而造成的升温的后果则是加大了蒸发量。因此,地表水汽有效地扮演了“空调”的角色,因为蒸发所用的热量使空气变得更湿润而不是使气温升高。观测到的这种现象的后果是夏季通常要么温暖和干燥,要么凉爽和潮湿。

在冬季的北半球大陆,更多的降水与偏高的温度相关,因为在较暖的条件下大气的持水能力会增加。然而,在降水通常有所增加的区域,气温升高(常见问题3.1)更加干燥,这使降水变化在图1中变得不太明显。

降水指数的空间分布.png

由于气候变化,一些直接影响改变了降水量、强度、频率和类型。变暖使地表变干加速,增加了干旱发生的可能性和强度,这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已观测到(图1)。

然而,一个既定的物理规律(克劳修斯-克拉柏龙关系式)决定了气温每上升1℃大气持水量可增加约7%。

对相对湿度趋势的观测尚无定论,但表明从地表到整个对流层相对湿度保持大致相同,因此气温的上升将使水汽增加。

PV=nRT……①所有气体R值均相同。如果压强、温度和体积都采用国际单位(SI),则P表示压强,单位Pa;V表示气体体积,单位立方米;n表示物质的量,单位mol;T表示热力学温度,单位K(开尔文)R表示气体常数,单位J·mol^-1·K^-1或kPa·L·K^-1·mol^-1。R=8.314帕米3/摩尔·K。

因为n=m/M、ρ=m/v(n—物质的量,m—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物质的分子量,ρ—气态物质的密度),所以克拉伯龙方程式也可写成以下两种形式:Pv=m/MRT……②和PM=ρRT……③以A、B两种气体来进行讨论。1)在相同T、P、V时:根据①式:nA=nB(即阿伏加德罗定律)摩尔质量之比=分子量之比=密度之比=相对密度)。若mA=mB则MA=MB。2)在相同T·P时:体积之比=摩尔质量的反比;两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摩尔质量的反比)物质的量之比=气体密度的反比;两气体的体积之比=气体密度的反比)。3)在相同T·V时:摩尔质量的反比;两气体的压强之比=气体分子量的反比)

但是,凡都有例外。在气溶胶污染遮盖地表使其免受阳光直接照射的地区,蒸发的下降减少了供给大气的总体水汽。因此,即使由于水汽量增加会产生更强降水的可能性,但降水的持续时间会缩短,降水的频率会减少,因为大气中的水汽需要较长时间补充。

降水特征局地和区域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气环流形式

而这些大气环流形势取决于ENSO,北大西洋涛动(NAO,用来衡量北大西洋冬季西风带的强度)、以及其他形式的变率,如MJO\CCEWs

  • 一些观测到的环流变化与气候变化相关,如:一个相关风暴路径的改变使一些地区多雨、 而使另一些地区(经常在附近)少于,这就造成了复杂的变化形式。
    • 例如,20世纪90年代的一次活跃的NAO使得北欧雨水增加而地中海和北非地区的天气条件变得干燥(图1)。
    • 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在撒哈拉地区发生了持续干旱(见图1)目前仍在持续,但没有以前那样强。通过大气环流的变化,这次旱情已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洋盆的热带海洋表面温度形势相关。非洲大部分地区普遍发生干旱,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普遍。
  • 由于气温上升,以降雨而不是降雪形式发生降水的可能性增加,尤其是在雪季开始的秋季和雪季结束的春季,以及在气温接近结冰的地区

降水变率将随气候增暖而增强

随着气候增暖,大气持水能力增加,全球水循环将持续增强。在全球尺度上,表现为总降水量增加与降水极端性增强。降水变率的变化是水循环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界却鲜有关注。

降水变率是指

  • 降水事件可能的波动或振荡范围

变率越大,异常降水发生越频繁、气候的不均匀性越强,极端事件越强,对民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大。在增暖背景下,降水变率的变化将影响社会和生态系统的气候可恢复力(climate resilience),是气候变化应对工作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张文霞等与英国气象局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降水变率将随气候增暖而增强》,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

  • 研究表明,随着气候增暖,全球湿润区(主要包括热带、季风区、中高纬地区)因总降水增多而变得更湿润(wet-get-wetter)的同时,降水在时间上的分配也将变得更不均匀,干湿时期间的波动将更剧烈(wet-get-more variable)。

研究利用英国气象局参数扰动大样本集合模拟和预估试验结果,探究了从天气到年际尺度的多尺度降水变率对全球增温的响应。

  • 结果显示,在天气尺度到月、季节内和年际等各个时间尺度上,降水变率均随全球增温而增强。降水变率的变化在全球呈现出非均匀分布特征,其增强主要发生在气候态湿润区,降水变率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湿区的变率更为剧烈”(wet-get-more variable)。全球增温1℃,全球平均的降水变率将增加约5%,这一速率约为平均降水变化的2倍。

在物理机制上,该研究提出了一种简约的动力诊断方法,发现降水变率的增强由增温所引起的大气水汽含量增加起主导作用,且该热力作用在全球较为均匀。

  • 水汽和环流共同变化的非线性作用也使降水变率增加,这与垂直上升运动和凝结潜热释放之间的反馈有关。动力作用则使降水变率减小,这是由增暖背景下环流变率减弱导致。

结合降水平均态和变率的变化,科研人员提出了全新的、更全面的描述和研究降水变化型式的方式。

  • 全球约有三分之二陆地将面临“更湿润且波动更大”的水文状况(即降水平均态和变率均增加,wetter and more variable);约16%的陆地面积将面临“更干且波动更大”(即平均降水减少但变率增加,drier but more variable)和“更干和波动减小”(即降水平均态和变率均减少,drier and less variable)的状况。这几类典型的降水变化型式对于制定气候变化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由于降水平均态和变率变化的不同组合,将在不同地区造成不同类型的水文、农业和生态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变化型式属于“更湿润且波动更大”,意味着降水的极端性将增强,须引起重视。

###

对于全球变暖背景下,降水变率的变化,前人已经做了相关研究,包括多个尺度。但是,如何解释这种变化呢?从波动的角度来解释是否是一个可能的观点?

【中国气象报】全球降水越来越“任性”—气候变暖下人类将与波动更剧烈的降水事件共存

主要观点:

  • 气候变化正在加剧全球降水的波动性,全球每增温1℃,平均降水变率将增加5%左右
  • 我国在因总降水量呈增多趋势而变得更为湿润的同时,降水的波动性也将显著增强
  • 全球湿润区降水变率将会增加,约有三分之二的陆地将面临更湿润且波动更大的水文状况
  • 全球变暖背景下增加的大气水汽含量主导了更加剧烈的降水波动

从全球尺度上来看,降水变化的总体空间格局呈现出“干者越干、湿者越湿”的变化趋势。从时间上看,在天气尺度到月、季节内和年际等各个时间尺度上,降水变率均将随全球增温而增加。从空间上看,全球湿润区(主要包括热带海洋、大部分季风区、中高纬地区)降水变率将会增加,约有三分之二的陆地将面临“更湿润且波动更大”的水文状况。

气候变暖是如何让降水的波动幅度变得更大的呢?

降水的变化受两种过程控制:

  • 一是热力作用,即大气中的水汽状况;

  • 二是动力作用,即大气环流状况。

从降水的机理来看,水汽是形成降水的基本要素。

  • 随着地球变得越来越热,由海洋和陆面蒸发的水汽增加,这些水汽会在大气环流的作用下降落到局部地区形成降水,当与飑线、低涡、台风等天气系统相伴时则可能形成极端降水
  • 根据理论推断,全球每升温1℃,大气中可容纳的水汽含量约增加7%。卫星和探空观测数据显示,过去几十年来全球尺度上对流层大气水汽含量呈显著增加的长期趋势。根据气候模式预估,水汽将随着未来的增暖而增加,正是这些增加的水汽主导了更加剧烈的降水波动。

不同时间尺度上的降水变率与特定的天气或环流系统有关。

  • 在为期几天的天气尺度上,降水变率增加意味着与冷涡、锋面活动、台风等有关的异常降水将更剧烈;在月至季节尺度上,这意味着与季风、梅雨等过程有关的降水波动将增强;在年际尺度上,这意味着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等过程有关的降水波动幅度将增大。

Sci速览 | 变暖的海温增强热带太平洋降水年际变率的物理机制研究

https://mp.weixin.qq.com/s/yJ6NkgvmbZ8xwWbUjmCt0w

  • 全球变暖背景下降水年际变率的增强会同时增加洪涝和干旱事件发生的概率,是近年的研究热点。

赤道中东太平洋是降水年际变率增强最显著的区域之一,其降水年际变率的变化可以通过“大气桥”影响全球气候。前人研究表明,气候态海表温度(SST)增暖是ENSO相关的赤道中东太平洋降水年际变率增强的重要原因。

但关于气候态海温增暖影响降水年际变化的物理机制尚不清楚。

水汽收支分析表明垂直速度的增强对厄尔尼诺相关的降水异常增加贡献最强,而变暖下水汽增加的作用次之。基于湿静力能的诊断分析,进一步表明垂直速度的增强源于低层暖湿空气的向上输送项增强,同时,垂直速度和云的长波辐射效应存在正反馈。垂直速度的增强增加了高云量并抬升了云顶高度,导致更多的云长波辐射加热大气,有助于垂直速度的进一步增强。   在未来增暖的气候背景下,热带太平洋降水年际变率的增强可以通过“大气桥”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该研究提出的变暖情景下厄尔尼诺驱动的降水变率增强机制,有助于理解其他地区,例如全球陆地季风区和极地地区的气候变率随着全球增暖的变化。

###

对于与ENSO相关的降水异常的贡献,可以通过水汽收支方程来计算,上述文章中计算垂直速度增强最大。

而垂直速度的增强的贡献来源,可以通过计算MSE,来诊断垂直速度的增强来自于低层暖湿空气的向上输送过程增强。 此外,垂直速度的增强提高了高云量并抬深了云顶高度,导致更多的云长波辐射加热大气,有助于垂直速度进一步增大。

赤道太平洋降水年变率的增强,可能与CCEWs相关的降水增加有关,而CCEWs相关降水增加,可以通过两个角度来分析,热力角度和动力角度。

而热力角度和动力角度可以通过两个部分来研究:

  • 气候态的水汽增加 (热力)
  • 上升运动增强(动力)

赤道中东太平洋降水年际变率增强的分析示意图.webp

赤道中东太平洋中文.jpg

Impacts of Convectively Coupled Equatorial Waves on Rainfall Extremes in Java,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亚,该地区极端降水的预测主要集中在季风和季节内变率的影响,如季风和MJO。在这里,我们表明与极端降水相关的恶劣天气条件也可以归因于发生在较短时间尺度上的对流耦合赤道波动( CCEWs )。

在极端降水事件的机制中,CCEWs调制水汽通量辐合,导致该区域局地对流增强

CCEWs的研究意义

  • (CCEWs play a substantial role in tropical rainfall variability via their coupling with convection (e.g., Matsuno, 1966; Takayabu, 1994; Wheeler and Kiladis, 1999; Yang et al., 2003; Kiladis et al., 2009; Kim and Alexander, 2013; Lubis and Jacobi, 2015; van der Linden et al., 2016; Ferrett et al., 2019; Sakaeda et al., 2020).)

1、 CCEWs通过与对流(例如,松野, 1966 ; Takayabu , 1994 ; Wheeler and Kiladis , 1999 ; Yang et al , 2003 ; Kiladis et al , 2009 ; Kim and Alexander , 2013 ; Lubis and Jacobi , 2015 ; van der Linden et al , 2016 ;地中海雪貂et al , 2019 ; Sakaeda et al , 2020)的耦合作用在热带降水变率中扮演重要角色。

研究进展:

  • 波导致辐合(辐散)区与降水增强(减弱)区相配合,符合无粘β平面浅水理论(松野, 1966 ; Lubis和Jacobi , 2015)。

Interactions between Moisture and Tropical Convection. Part II: The Convective Coupling of Equatorial Waves

CCEWs共同组织了大部分热带降水,为相当一部分热带气旋提供了前兆扰动,在一系列时间尺度上调制温带天气,并对全球天气和气候模式构成持续挑战

认为CCEWs可以被视为由温度、涡度和湿度波动驱动的波谱,其不同的特征由重力波、Rossby和对流调整时间尺度的相对大小以及有效的总湿度稳定性决定(Sobel et al. 2001; Raymond 2001; Roundy 2012a,b; Sobel and Kim 2012; Adames and Kim 2016; Powell 2017; Adames and Ming 2018; Adames et al. 2019).

  • 这些研究进行的尺度分析表明,当水汽异常持续足够长的时间使重力波能够抑制温度异常并将热力学环境调整到弱温度梯度( WTG )平衡时,MSE波动将由水汽主导,并且波动在性质上更像是水汽模态。相比之下,如果温度异常能够比水汽异常持续更长的时间,MSE的波动将由温度主导,波动将更像重力波,安永和Mapes ( 2012 )也强调了这一点。

CCEWs的一个 共同的特征:大尺度环流和对流的耦合

  • 从概念上讲,这种耦合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双向的相互作用,即CCEWs的大尺度环流影响对流,进而影响CCEWs的大尺度环流和能量。
    • CCEWs的大尺度环流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影响对流,包括改变大尺度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地表热湿通量和环境切变等
    • The large-scale circulations of CCEWs can influence convection through a variety of mechanisms, including modifying the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of the largescale environment, surface fluxes of heat and moisture, and environmental shear(Mapes 2000; Khouider and Majda 2006; Raymond and Fuchs 2007; Hannah and Maloney 2014; Pritchard and Bretherton 2014; Powell and Houze 2015; Herman et al. 2016; Moncrieff et al. 2017)

热带降水在干燥环境中受到对流夹卷的影响而被抑制,并随着环境变湿和柱饱和分数( CSF )高于某个”临界阈值”而大致呈指数增加。(Bretherton et al. 2004; Neelin et al. 2009; Ahmed and Schumacher 2017).

CSF -降水关系被证明对研究对流耦合非常有用,因为它包含了描述降水和对流加热如何响应水汽变化的有价值的信息,这可能是由CCEW的通过引起的:

  • 例如,Adames ( 2017 )的研究表明,通过线性化指数CSF -降水关系,只需知道MJO水汽异常的大小和分布及其发生的”缓慢”变化的热力背景,就可以诊断MJO降水的大小和分布。

Projected future changes in equatorial wave spectrum in CMIP6

大多数模式预测MJO未来的功率谱增加,而几乎所有模式预测KW的强劲增加和大多数其他波数-频率组合的较弱的功率值,包括较高的波数ER。除了增强,KW也向更高的相速度(或等效深度)偏移。控制气候中MJO较为真实的模式倾向于模拟出更强的未来强度。

MJO的特征:

  • 它的特点是向东传播的、行星尺度的对流云团包络与大尺度风场紧密耦合。

虽然,Cmip6的模拟结果不好。但是,

  • Previous work predicts an intensification of the MJO and KW, more tropical precipitation, and more intense convection, in response to increased greenhouse gas concentrations (Bui and Maloney 2019; Maloney et al. 2019; Raghavendra et al. 2019; Chang et al. 2015)

  • 尽管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研究考察了CMIP6模式对CCEWs和MJO的模拟能力,但MJO在CMIP6模式中的表现似乎有了稳健的改进。

MJO and Convectively Coupled Equatorial Waves Simulated by CMIP5 Climate Models

  • 这种”次季节”变化通过调节热带深对流的位置和时间在全球气候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被认为是未开发的可预报性的一个关键来源
  • 具体来说,改进对流表征的CMIP6模式表现出明显更优的结果( Ahn等2020)。

Modulation of Seasonal Precipitation over the Tropical Western/Central Pacific by Convectively Coupled Mixed Rossby–Gravity Waves

  • 研究了热带西太平洋至中太平洋对流耦合波活动的年际变化与季节平均降水的关系。研究发现,对流耦合的混合罗斯贝-重力( MRG )波与北半球夏季赤道附近的季节降水高度负相关。这表明在赤道附近有对流中心的MRG波抑制了赤道降水。当赤道附近海温的年际变化大于北半球夏季时,这种关系在其他季节不显著。此外,在东太平洋任何季节都没有发现类似的关系。

研究了赤道附近CCEW振幅的年际变化与季节平均降水、OLR和SST的关系.

  • 在北半球夏季西太平洋至中太平洋,对流耦合MRG波的振幅与赤道附近的降水高度相关,赤道附近的降水随着MRG振幅的增大而被抑制。这表明在赤道附近有对流中心的对流耦合MRG波抑制了赤道降水。
  • 赤道降水与组合Kelvin波- MJO振幅呈弱正相关,但与假定u0 =0 的对流耦合Kelvin波振幅相关性不大
  • MRG振幅与赤道降水的关系仅在北半球夏季高度显著

Variation of Radar-Observed Precipit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Relation to the Simultaneous Passages of a Madden–Julian Oscillation Event and Convectively Coupled Equatorial Waves during the Years of the Maritime Continent Pilot Study

雷达资料表现出高频变化,主要由KWs和MRGWs引起,低频变化,主要由MJO和ERWs引起。MRGWs主要调制对流回波区以及对流和层云体积降水。相比之下,MJO事件对对流回波方差的影响较小。此外,层状回波区和体积雨量也较多

MJO和CCEW事件对热带地区( Wheeler和Kiladis 1999 ; Roundy和Frank 2004a ; Kiladis等2005 ; Kiladis等2009)的对流活动有显著的调制作用,从而对热带降水的变率产生显著影响。

  • 例如,施吕特et al ( 2019 )发现热带非洲北部降水在日时间尺度上受KWs和热带低压( TD )型扰动的调制,而在7 - 20天时间尺度上受MJO事件和ERWs的影响。此外,Lubis and Jacobi ( 2015 )揭示了CCEWs调制的热带降水的变率随季节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
相比之下,由CCEWs叠加的MJO事件内的降水形态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研究

思考

  • 研究在一次叠加了CCEWs后MJO事件对于相关降水的影响。

  • 由于MRG波是一个自然的变率,而TD波更像一个外部强迫产生的变率,那么在气候变化背景下,MRG的强度、位置变化是否会影响TD的变率,进而影响相关的降水变率呢?

Changes to tropical eastern North Pacific intraseasonal variability under global warming, implications for tropical cyclogenesis

在MJO的对流阶段,从平均态到涡旋的正压能量转换被认为通过加强TC的东风波种子扰动来促进气旋生成的增加(Maloney and Hartmann, 2001)

  • 了解全球变暖背景下ENP季节内变率的变化及其对TC活动的影响对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很有意义
  • 全球气候模式普遍预测,在全球平均气温变暖的情况下,MJO降水振幅将增加,而MJO环流强度将以较慢的速度增加,甚至减弱
  • 弱水平温度梯度下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地区静力稳定度增加,是MJO降水和风场变化速率出现差异的解释

在记录了CMIP6模式对当前气候下ENP ISO降水和风变率的模拟能力之后,我们将考察14个CMIP6模式中化石燃料发展的共享社会经济路径( SSP )结合8.5 W m - 2强迫情景( SSP585 ; O ‘ Neill等, 2016)在21世纪末ENP ISO的变化。

  • 尽管相对较少的工作研究了TC活动的季节内调制可能如何变化

我们将量化包括风切变和涡度异常(例如,利布曼et al , 1994 ;马洛尼和哈特曼, 2000 ; Hall et al , 2001)以及相对湿度异常(例如,卡马戈et al , 2009)在内的ENP ISO动力变化对未来气候变暖背景下ENP ISO对TC生成的调制作用变化的贡献。

Predictability of Multiscale Waves and Tropical Rainfall and the Impact of Averaging

对于热带降水的几个潜在预测来源,包括天气尺度对流耦合赤道波动( CCEWs )和季节内振荡如马登-朱利安振荡( MJO )。

前人研究,对于这些波动和降水的预测主要通过预测的模式数据,这里的第一个目标是使用主要是观测数据来估计内在可预报性。

与对流耦合的赤道Rossby波、Kelvin波和背景谱或非波分量有关的降水的可预报性分别估计为8 - 12天、2 - 3天和0 - 3天。

  • 为了估计各波型对降水整体可预报性的贡献,还进行了消波试验。

再分析资料在捕捉CCEWs的大尺度特征时是高效很好的,但是由于使用了探空资料,对于分离波动动力学相关的细节方面受到限制。

CCEWs是天气尺度变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大约2 - 10天的时间尺度和大约1000 - 10000公里的长度尺度。

MJO更大,时间上为30-90天,尺度上约为20000km

Convectively Coupled Equatorial Waves Simulated by CAMS-CSM

  • 研究发现,CAMS - CSM能够很好地模拟出热带平均降水所代表的各波型的时空谱特征

  • 模式普遍捕捉到了各波模态的季节循环,但在北半球冬季它们在南半球的振幅被严重高估。讨论了模拟中南太平洋海浪活动过强的原因

Madden–Julian Oscillation-induced extreme rainfalls constrained by global warming mitigation

  •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热带地区极端降水的变化趋势存在由低到高的置信度和区域不一致性,其中引起天气季节内变化的一个关键现象是马登-朱利安振荡( MJO )。

  • 利用8个CMIP6模式捕捉到的东传MJO结构和振幅,我们发现在化石燃料变暖情景下( SSP5-8.5 ),到21世纪末热带亚洲和澳大利亚的极端降水增加了近60 %;这种变化的84 %与MJO引起的极端降水有关。

The modulating influence of convectively coupled equatorial waves (CCEWs) on the variability of tropical precipitation

Cho et al. (2004)

  • 他们的研究更好地理解了降水资料中明显的CCEW特征,并定性地表明积云对流和赤道波动之间的耦合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热带降水的季节内变化。

Kim and Alexander (2013)

  • 他们指出由低频CCEW引起的热带降水的变化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差异较大。
  • 西向高方差(频率>每天1 / 3周期)对非洲各季节降水变率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太平洋上强降水方差则以西向高频波为主,这主要与北半球夏季惯性重力( IG )增强和TD型波活动有关。

波并不是具体孤立的,因此具有不同频散特性的波谱会混在一起,其数值会在不经意间合并。

Madden–Julian oscillation changes under anthropogenic warming

  • 垂直水汽和温度廓线变化的影响,
  • 水平水汽梯度的变化,
  • 垂直加热廓线的变化,
  • 风-蒸发反馈和云-辐射反馈强度的变化

Synoptic Time Scale Variability in Precipitation and Streamflows for River Basins over Northern South America

天气型变率( SMV )是指大气条件在2 - 10天的变化。在热带地区,这种变化是由在降水波数-频率功率谱上有明显信号的热带波驱动的。

  • 本研究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EEMD )方法对南美洲北部47个流域的日降水和径流中的SMV进行识别。我们发现了周期为3 - 12天和6 - 18天的频段,这与与调节该地区降水的热带波动相关的SMV一致。

此外,我们的结果表明,每个集水区降雨量中SMV解释的方差大于径流中SMV解释的方差,这表明集水区有效地过滤了这种变异性。我们发现,对于1000 km2到5000 km2的流域,SMV解释了5 %到20 %的径流变异。Ad

Asymptotic Models for Tropical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s and Geostrophic Balanc

在CCEWs最简单的观点中,水汽和对流调整的影响可以预测其传播和结构的基本方面:传播速度降低和经向长度尺度减小。

以往研究发现,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 ENSO )相关的降水变率在热带中东太平洋上空增强,在西太平洋上空减弱。气候态海表温度( SST )增暖型在预估中表现为赤道东太平洋增暖中心。

这种格局如何导致ENSO驱动的降水变率的预测变化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

在此,我们利用”时间切片”试验研究了北半球冬季热带太平洋降水年际变率对增暖背景海温的响应及其物理机制。一个高分辨率的大气环流模式是由1979 - 2003年的去趋势观测海温加上耦合模式在A1B排放情景( 2075 - 2099年)下的增暖模式驱动的。结果表明,热带中东太平洋降水年际变率将增大.